近年來,很常聽企業高喊很重視 ESG,紛紛發展永續部門或是招攬綠領人才,但是也有人批評 ESG 根本是綠色詐騙,許多企業都沒有實際落實,從未關切企業發展對環境的影響,甚至在碳排放報告書作假,吸引投資人或消費者投資,增加利潤,那到底什麼是ESG呢 ? 他對台灣企業又有甚麼影響?我們先來重新定義一下 ESG是什麼?
ESG 是一種評斷公司經營方針好壞的指標。ESG 的概念緣起於聯合國在2004年聯合國全球契約(UN Global Compact),是環境保護 Environment、社會責任 Social、公司治理 Governance的縮寫。
環境(Environmental):
企業應在經營和發展過程中重視對環境的影響,並承擔相應的責任。致力於減少碳排放、應對氣候變遷、節能減排和污染管理等措施,以降低公司發展對環境的負面影響。
社會責任(Social):
企業應在經營過程中履行社會責任,保障勞工的權益和工作環境,支持公益事業,以及積極參與社會發展。建立一個公平的職場環境,並推動社會進步。
公司治理(Governance):
公司治理須公開透明、責任和效率並重。應給予管理層合理的薪酬待遇,保障股東權益,並公開財務相關資料,進行風險管理,確保董事會和供應鏈的治理公平公正。
隨著經濟的發展,越來越多人意識到永續發展與自身權益的重要性,消費者與股東也會依據 ESG 的標準去評斷是否採購或是投資公司的產品,進而影響企業的利潤。
再清楚的了解 ESG 定義以後,我們還需要知道如何落實以及關注現行法規制度。2024年,歐盟開始實施可持續性報告指令(CSRD, 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Directive),彰顯出全球對 ESG 規範重視程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。一夕之間,綠色投資和碳足跡控制等名詞也迅速成為主流話題。不僅帶動 ESG 永續企業的發展風潮,綠色能源或科技的研發,也成為企業發展的新趨勢。
台灣企業除了必須跟進未來產業發展,推動產業轉型以外,還必須改變產品思維,在制定企業發展方針時,須把 ESG 規範納入考量,評估公司生產對環境的永續發展,落實社會責任,亦或是公開非財務相關的公司資訊,確保公司治理公開且平等。尤其在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(CBAM) 施行以後,歐盟對非歐盟區生產的產品採取嚴格的碳排放控管機制,若沒有遵守相關規定恐會對企業利潤有很大的影響,甚至會不利於國際社會對台灣企業印象。
在當前的商業環境中,ESG已不只是單純的規範,更是提升品牌正面形象的強大催化劑。企業可以透過積極實施ESG策略,強化品牌永續發展的價值,吸引更多消費者和投資者的青睞。
以下是善用 ESG 策略提升品牌力的作法 :
在數位時代,企業數位轉型與ESG(環境、社會、治理)策略的整合已成為提升品牌價值的關鍵。LeadsGeek專注於提供專業的整合行銷解決方案,利用大數據技術深入分析市場趨勢和消費者行為,制定精準的行銷策略。我們不僅幫助企業在數位環境中脫穎而出,還協助企業有效傳達其ESG承諾,強化品牌的環保和社會責任形象。選擇LeadsGeek,讓我們成為您數位轉型和ESG品牌建設的最佳夥伴,共同推動品牌向未來邁進。